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

“冷门”岗位上的热情坚守

“HXD1C-7055机车全检上砂,请做好准备。”1月22日一早,广西沿海铁路公司南宁南机务运用段防城港折返车间整备场内,机车在上砂房停稳、降弓后,26岁的青年整备工蒋铮和他的搭档雷凯麟开始了有条不紊的上砂作业。

机车,俗称火车头,行驶到一定公里数,便要到指定的整备场进行整备作业,完成检测、上砂、上油、清洗、维修,确保机车“吃饱喝足”后,才能出库开始新一轮的征程。因此,防城港折返车间整备场也被称为的机车“补给站”。进入春运,列车开行更多,“补给站”的工作更繁忙了。

南方冬季早晚温差大,湿冷交替,钢轨表面容易出现结露等情况,行驶的机车可能发生车轮空转、打滑,不仅会造成钢轨损伤,还会引发中途停车,影响运输效率。因此,就需要通过撒砂来增大车轮和钢轨间的摩擦力,确保列车安全平稳运行。

蒋铮和雷凯麟每天的工作就是对入库的机车进行上砂和上油作业,保持机车砂量和油量充足。“我们这个工种比较冷门,知道的人比较少。上砂不是简单地将砂子全部倒进去就行了。”蒋铮一边工作一边解释,“这是石英砂,摩擦力很强,有时底部用空了,但是上面的下不去,看着好像还满满的。”

只见他手持上砂铲站在机车旁,打开砂箱盖,熟练地开启砂桶阀门,轻轻抖动沙管确保砂子流动顺畅。接着用铲子将砂箱内的砂子均匀推至底部,将砂管对准砂箱倒入,又一次用铲子将砂面推平整,确保砂子填充得既满又实。

每台机车有8个砂箱,每个砂箱要储备五分之四以上的砂量,才能达到机车行车安全的要求,一个砂箱的砂子大约有100公斤。如遇降雨天气,整备工们每天加的砂子最多能达到6吨。

在经验和默契的加持下,蒋铮和雷凯麟两人不到8分钟就完成了这台机车的上砂工作。回到值班室后,他们又迅速前往库房补充砂子。“砂子是从砂坑抽取并储存在罐子里的,每当有消耗,我们就必须及时补充。”蒋铮说道。

一袋砂足足100斤,蒋铮和雷凯麟将砂袋挪到砂坑上,拆开封存线后放倒沙袋,双手在底部一抽,砂子就顺着出来了。

“不能让任何异物进到砂坑里。”雷凯麟说,补充砂子也需要技巧,抽袋子要一气呵成,如果双手抽得太高,砂袋垂直,砂子就会堵在底部出不来,很费力气。有一次下雨天,他们一口气拆了120袋。

铁道线上的每一个岗位都不可或缺,类似蒋铮这样的年轻人,坚守在“冷门”的岗位上,把每一件小事做好,是奉献热血青春的不懈追求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相关文章

高清图集推荐